? ? 一個人的思維方式,會對人生造成巨大的影響。能力和努力固然重要,可更重要的,是具有正確的思維方式。稻盛和夫的經(jīng)營哲學之所以激勵人,正是因為他將經(jīng)營理念擴展到為人的哲學,經(jīng)營者追求的不只是事業(yè)的成功,還有人生的幸福。本文以結(jié)合稻盛先生著作《京瓷哲學》《思維方式》《活法》中的內(nèi)容匯編成文。
一、人生·事業(yè)=思維方式×熱情×能力
? ?在正確的思維方式指引下努力奮斗,人生必有好報。我在演講時經(jīng)常引用中村天風先生的話。無論在精神領域還是哲學領域,天風先生都可謂是影響我一生的人物。
他曾講過這樣一段話:“我的未來光輝璀璨,我的人生將美好、光明且幸福。要抱有這樣的信念,以富有建設性的積極態(tài)度,樂觀開朗地思考人生。切不可陰郁重重、消極厭世?!?/span>
? ?怎樣做才能使我們的人生更美好、更幸福,我用下面這個方程式來說明:人生·工作的結(jié)果=思維方式(人格·理念)×努力(熱情)×能力。就是說,人生·工作的結(jié)果由思維方式、熱情和能力這三個要素的乘積決定。這個方程式的關鍵在于它用乘法。
? ?人生是“能力”、“熱情”、“思維方式”三個要素的乘積。對能力的評價可從0~100分之間打分。比如,一個人頭腦不聰明,低于平均值,只有30分。但他發(fā)奮努力,工作時比別人勤奮幾倍,熱情可打90分。那么30乘90就得2700分。另一個人,頭腦聰明,能力有90分,因為他聰明,可以考進一流大學,但是他卻因此認為:
“像別的笨蛋一樣努力工作簡直就是傻瓜,讓那些上不了學的人,讓那些笨人像拉車的馬一樣拼命干活就行?!?/span>
如果他這么想,他的熱情只能打10分。那么10乘90只得900分。
? ? 比起那些能力優(yōu)秀卻不肯努力的人,自知能力不強因而發(fā)揮熱情拼命努力的人,他們所獲得的成果可以遙遙領先。“思維方式”從-100~+100分。玩世不恭、性情乖僻、每天尤人,這一類“思維方式”就是負數(shù)。乘上負數(shù),人生結(jié)果整體就成為負數(shù)。
? ?假設一個人能力很強,熱情很高,但他怨世恨人,否定真摯的人生態(tài)度,他的人生結(jié)果就是一個很大的負數(shù)。
? ?相反,持有正面的思維方式,抱有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即使能力差些,也能獲得美好的人生結(jié)果。
? ?所以,在“人生·事業(yè)的方程式”中,能力和努力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具備作為人應該有的正確的思維方式。所謂正確的思維方式就是思考“作為人,何謂正確”。
二、何為正確的思維方式?
? ?曾有人問我:“稻盛先生,您這一生所取得的成功,在您看來,根本得益于什么呢?”我回答道:“如果要用一句話回答,就是作為一個人,最重要的是他心中所描繪的夢想,必須用人生正確的思維方式去實現(xiàn)。這是我一生成功最根本的原因。那么,何為正確的思維方式呢?
? ?我認為,人們的思維方式大致可以分為兩種判斷標準。一個是按照‘得’、‘失’來進行判斷,另一個是按照‘善’、‘惡’來進行判斷。按照道理來說,人們應該選擇第二種判斷方式,即以善惡為標準判斷一件事情的是非。但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往往會因為一己私利,選擇第一種判斷方式。
? ?因為選擇以善惡為標準,我們會失去很多,選擇以對自己有利的判斷方式,會得到更多。我的判斷標準,不是按照得失,而是按照善惡。我認為這是一個正確的判斷標準,我是基于這個標準來開展我的工作的。
? ?當然,除非是真正的圣人君子,一般人做不到憑直覺就馬上能用善惡來判斷事物。通常,人都會用本能去判斷。正因為如此,碰到問題我們不要匆促得出結(jié)論,而是把最初浮現(xiàn)的判斷擱置一旁,轉(zhuǎn)而去弄明白問題的本質(zhì),然后用善惡的尺度去衡量,修正自己最初的想法。
? ?就要設置一個緩沖器,就能夠做出準確無誤的判斷。
? ?所謂緩沖器,就是在正式應答前,暫且保留條件反射式的判斷。
? ?暫停片刻,吸一口氣,然后自問自答:“我這個想法,這樣判斷,是否出于個人欲望,是否夾雜私心?” 這樣做非常重要。
? ?就是在做出結(jié)論之前,先設置一個“理性的緩沖器”,使你的判斷不是基于單純的欲望,而能接近于理性。
? ?在“思考”這一過程中預設一個“理性的程序”,對于以得失做判斷的行為而言極為有效。說到這里,也許有人會問我為什么會選擇以善惡為標準呢?
? ?下面我分享一個關于天堂和地獄的小故事,就是在這個小故事里,我發(fā)現(xiàn)了以利他之心做出的善意判斷會帶給他人和自己更多的幸福。
三、天堂還是地獄,只是思維方式差異的問題
? ?一名在這家寺院里修行的行腳僧曾經(jīng)向老和尚請教:“據(jù)說在我們這個世間之外還存在著地獄和天堂,這是真的嗎?并且如果真有地獄存在的話,那么具體位置又在何處呢?”
? 老和尚對此回答道:“地獄與天堂當然都是實際存在的。只是它們之間并沒有你想象的有那么大的差別。從外表上看,地獄和天堂并無二致,唯一不同的只是居于其間者的自心而已。在地獄里居住的都是只顧自我的利己之徒,在天堂里居住的則皆是心存體貼,懷有一顆利他之心的人。”
? ?行腳僧于是進一步向老和尚請教說:“可是為何眾人自心的不同卻又能夠化生出地獄與天堂這般決然不同的所在呢?”對于這個問題,老和尚于是借用下面這個例子進行了詳細的解說。
? ?對于一群正在日夜不斷專心修行的僧侶們而言,一碗素面就已經(jīng)是最美味的食物了。在這些僧侶們所居住的房間正中擺放著一口正冒著騰騰熱氣、煮著面條的大鍋,蘸汁作料也早已在一旁準備妥當。但是在這里吃面卻又有著與其他地方不同的規(guī)矩,任何人都必須用一雙長達一米的筷子夾面。而地獄天堂之別恰恰也正是由此產(chǎn)生。
? ?也就是說,不管是在地獄還是在天堂,鍋的尺寸,以及圍在鍋邊的等待進食的人數(shù)都是一模一樣的。老和尚向行腳僧發(fā)問道,“你想象一下,地獄還有天堂的人們,在饑腸轆轆、面對著滿鍋令人胃口大開的面條時,各自又會做出怎樣的舉動呢?”
? ?在地獄里,盡管眾人第一時間就搶到了筷子,可是當他們夾起面條時卻發(fā)現(xiàn)筷子太長,根本無法將面條送到口中。這時坐在對面的人看到這方已經(jīng)捷足先登,夾到了面條,于是也不甘示弱地伸筷子過來搶奪這方的面條。
? ?場面頓時一片狼藉混亂,鍋邊散落了一地好不容易才得來的面條,最終,誰也沒能吃上一口面條,鍋邊的人們也就不得不陷入挨餓的困境中。
接下來再看看天堂的景象。?
? ?由于這里的人們都擁有一顆體貼善良的心,因此當開飯時,相互謙讓,都用筷子夾起鍋中的面條,蘸好作料,然后將面條喂給自己對面的人。對面的人也是同樣行事,夾起面條蘸好作料喂回過來。于是最終不僅沒有浪費一根面條,大家又都能夠不慌不忙、滿心感恩之意地從容進餐。“天堂就是這個樣子,但是如果只看外表的話,其實與地獄沒有任何不同?!崩虾蜕凶詈筮@樣向行腳僧說道。
? ?正如這個故事所寓意的,現(xiàn)實世界,是為天堂,或為地獄,皆由眾人自心所決定。這就是所謂的“天堂地獄一念間”。現(xiàn)實世界也是一樣。“只要自己好就行”,以這種赤裸裸的利己心待人處世,必然摩擦沖突不斷,同時把自己逼入更壞的方向。
? ?努力摒棄這樣的利己之心,從自身做起,用關愛之心去對待周圍的人和事。如果每個人都擁有這樣的“利他心”,就能構筑起富裕、和平、幸福的社會。每一個人的命運也會朝更好的方向轉(zhuǎn)變。
四、心懷他人,才能走得更遠
? ?在這個世界上,存在著推動一切事物向著更好方向進化發(fā)展的潮流。我認為,這可稱為“宇宙的意志”。“宇宙的意志”充滿了愛、真誠與和諧。我們每個人的思維所發(fā)出的能量,與宇宙的意志是否協(xié)調(diào)和諧,決定了我們各自的命運。
? ? 現(xiàn)代宇宙物理學已經(jīng)證明,宇宙最初只是手可盈握的一小團超高溫、超高壓的基本粒子,在發(fā)生了大爆炸之后不斷膨脹,形成了現(xiàn)在廣闊無垠的宇宙。
? ? 形成宇宙的物質(zhì)世界,都由原子構成。就像元素周期表所表示的那樣,質(zhì)量最小的是氫原子。氫原子有1個原子核,原子核由質(zhì)子和中子構成,電子在其周邊圍繞。
? ?當我們利用粒子加速器嘗試對構成原子核的質(zhì)子和中子進行破壞時,從中又產(chǎn)生了數(shù)種基本粒子。就是說,數(shù)種基本粒子結(jié)合,構成了質(zhì)子和中子。宇宙形成時,最初是基本粒子相互結(jié)合,形成了質(zhì)子和中子。質(zhì)子和中子形成原子核,再環(huán)繞一個電子,形成了最初的氫原子。氫原子相互融合,又形成了更重的氦原子。接著,原子間相互結(jié)合,形成了分子,分子又形成了高分子,高分子又與被稱為DNA的遺傳基因相結(jié)合,就演變成了生命體。地球上最初出現(xiàn)的生命體是非常原始的生物,這些原始生物不斷進化,最終進化成了人類。
? ?宇宙最初僅僅是一小撮基本粒子,但是它沒有片刻停留于現(xiàn)狀,而是不斷進化發(fā)展,最終形成了現(xiàn)在的宇宙。回顧宇宙形成的過程,我認為,宇宙中存在著推動森羅萬象、一切事物不斷進化發(fā)展的潮流?;蛘哒f,存在著一種孕育一切事物并使其不斷成長的宇宙意志。
? ?既然我們存在于這樣的宇宙中,那么,我們思考什么、有什么樣的念頭、做什么樣的事情,就十分重要。就是說,當人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與推動一切事物向著更好方向進化的宇宙的意志波長相一致時,人生就會向好的方向轉(zhuǎn)變。反之,如果持有違背宇宙意志的利己之心,逆宇宙的潮流而動,就無法得到好的結(jié)果。既然是這樣,那么,我們就需要同這種推動森羅萬象向更好方向發(fā)展的宇宙中的愛的潮流相協(xié)調(diào),努力生出一顆“祈愿他人更好”的利他之心。“把別人的歡樂視為自己的歡樂”;“總想為社會、為世人做些什么”;“不僅希望自己,同時也希望周圍的人也能得到幸?!薄?/span>
? ?只要以這樣美好、純粹、正直的心靈去度過人生,就能得到神靈出手相助,也就是天佑。京瓷的成長發(fā)展、第二電電的創(chuàng)業(yè)成功、日本航空的重建,以及我自己的人生,無不證明了這一點。就是說,用利他之心幫助他人、親切地待人接物,擁有一顆美麗的關愛之心。
? ?這是與宇宙意志相符的行為,人也會因此必然獲得成長發(fā)展,命運也會轉(zhuǎn)向更好的方向。不管怎么強調(diào)這個道理都不過分。抑制利己的欲望,不忘謙虛,不是只考慮自己,而是行動時先考慮周圍的人。不論何時何地,只有心懷他人,才能走得更遠,收獲更多。每當我們把這樣的愛傳遞給對方時,愛就會相應地回到自己身上,這樣,我們就能變得越來越幸福。